一
百度宣布,和中信银行合资20亿,筹建百信银行,走直销银行的路。
算上腾讯的微众银行,阿里(蚂蚁)的网商银行,BAT再次在同一个领域聚齐。当然,百度这次算参股吧。
互联网银行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种顶级存在,受到各方瞩目。
但其实,在这条路上,要做的事还极多。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大概蚂蚁金服走的算是最远。
关键原因是:零售(C端),或者说,贸易(B端),才是普惠金融最根本的原动力。
二
互联网金融都鼓吹大数据。
但大数据是有前提的:有足够的数据,而且,是有足够的经过清洗的数据。
百度有搜索,搜索当然产生数据。但搜索的数据,和金融的关系虽然有,但需要很复杂也很繁重的清洗。
腾讯有社交,同理,社交所能产生的数据,与金融的相关性,依然要做大量的清洗。
阿里有交易,交易的数据,就和金融非常近了。
无论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孕育了现代银行,还是中国古代山西作为边境产生大量的边境贸易从而发端中国金融业,我们都可以看到,金融和贸易的密切相关性。
于是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正向循环:贸易呼唤金融,金融推动贸易。
所以我一直认为,阿里做金融,是有它的原生动力的。腾讯和百度,一个靠游戏,一个卖广告,其实在金融上,并不饥渴。
三
银行的最根本着力点是:账户。
基于账户,展开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存、贷、汇。
央行一直对第三方支付帐号与银行帐号之间的差异很敏感。前阵子还出台有关政策,禁止第三方支付帐号下的余额每天超过5000元的消费。
不划下这条红线,第三方支付帐号真的快和银行账户差不多了。
但蚂蚁很精明。
它用余额宝这个东西,躲开了央行的紧箍咒:余额宝不是余额。
用支付宝收款,可以设置为“自动转入余额宝”,顺带手有点小利息,这是存。前阵子有评论说余额宝年化利率下降,代表着这个产品快完蛋了,其实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准银行户头啊,你拿活期利息还想高到哪里去?
余额宝搞T+0,可以直接从里面提钱买东西,或者转账给别人,这是汇。
至于贷款,这事和信用有关系。有司发了好几张征信牌照。不过实际发展情况是,但凡还算知道征信这个概念的,都知道“芝麻信用”(有些人还晒出来和朋友比拼)。
蚂蚁小贷也做了有年头了,凭借电商的交易流水,做到了坏账率极低的无抵押贷款。还是支付宝:商家如果到时不还钱,直接从你支付宝里划走啊。
蚂蚁更精明的地方是,它拿了银行牌照,就是不急着正式推出网商银行。举着理财的旗帜,做银行的事。算是一种闷声发财的套路。
四
看看腾讯持股30%且为第一大股东的微众银行。
腾讯这一次做事,和以前风格不太一样。腾讯以前喜欢后发制人。
但搞互联网银行,冲锋在前头。
能后发制人的,都是手里有牌的。让别人趟趟路,我不着急。腾讯的后发制人,是因为它手里有社交链这张牌,搞个什么东西,靠社交链导流,轻轻松松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装机量。先发者那点先行优势在巨大的资源前,不值一提。
但互联网金融就不是了。腾讯手上牌真心不多。
腾讯最大的牌是社交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人们之间的人情往来可以用红包形式。红包是非常棒的产品,它小额、高频,能够有效地培养起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
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
红包本身不是商业模式,它只是培养某种习惯。
微众银行搞了一个微粒贷,但还是在小规模试水:采用白名单用户邀请机制,一般用户日息在万分之三个点左右,比信用卡低。微粒贷属于消费信贷产品,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贷来的钱,要能够很方便地消费掉。
腾讯将自己的电商业务交给了京东,换得了京东的部分股权。一直有一种说法是:腾讯让京东去和阿里对抗。但同时必须看到的是,京东并不见得甘心只当腾讯的马前卒,它也在发展自己的京东金融。坦白讲,任何一个做零售平台的,大概都会有一个金融的梦罢!
缺少了零售场景的支持,使用微粒贷,是没有使用蚂蚁旗下的花呗方便的,而且花呗是在产品送达或服务完成后的一个月之后才开始计息的(这在购买旅游产品时有蛮大便宜可占,因为旅游产品很多都是提前预订)。
最近江湖上开始了一个传闻:腾讯要投资唯品会。我个人觉得,腾讯有这个动机。它太需要交易场景了。我甚至推断,腾讯投资唯品会的一个要求可能是:唯品会不能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务或者必须接入微信支付且排他或者必须接入微众银行那张虚拟卡。
微信最近刚刚做了一件事:微信支付向境外商户开放。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构建它的交易场景吧。
微众银行沉寂了一阵子,也有高管离职。最新的一个传闻是,微众银行正在做一轮新的融资,老虎基金、华兴资本都已经介入到调研阶段。
五
百度一直在很卖力地推它的百度钱包。
它甚至还在那里大搞补贴:你花100块,我就贴你1块。号称准备了200个亿来返现。
实际情况是:波澜不惊。
与腾讯一样,百度缺少金融业需要的场景。而且,它甚至不如腾讯好歹手上还有一张特别强悍的社交牌。
百度全力突击O2O,希望建立起线下的消费场景,从而带动金融业务。
但线下消费场景比线上难做的多。在线下,互联网公司那种无视地域性的导流特长,并不见得百战百胜无往不利。更何况,无论是美团点评,还是腾讯阿里,都没闲着,谁都想染指O2O这块号称万亿级的蛋糕。
在O2O领域中,想要占据半壁江山,所花的时间,可能比淘宝天猫要花的时间长得多。
这次的百信银行,其实主体是中信银行,新闻稿用的是“绝对控股”的字样。中信银行称可以利用百度的数据优势和流量优势,但坦白讲,真的有点远。
百度的帐号体系,都不是强帐号体系。太多的APP会考虑使用微信登录,微博登录,但我很少见到用百度帐号登录的——百度自己的产品除外。
缺少帐号,缺少场景,O2O耗资巨大且路漫漫,百度这盘互联网金融的大棋,还要下多久才算初见阵型呢?
有位朋友看过我昨儿首发在上海观察上的文章后和我商榷,在她看来:1、百度正在用金融拉动服务带动场景增值;2、旅游已经占据半壁江山;3、直销银行依然有痛点。
我的看法是:1、金融拉动服务是成立的,但本质还是要服务推动金融。经济学里有一种看法是,金融是虚拟经济,而实业才是实体经济。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要赶紧切断实体经济和金融的链条,不然实体经济会很危险。金融与实体交易,虽然有所谓鸡和蛋的关系,但我以为,交易才是本。2、携程于百度,和京东于腾讯差不多。百度对携程的控制力未必有那么强,虽然有一定的控制力;3、直销银行很多银行在搞,也不是中信第一家,非常难。最终还是落到线下网点上。远程开户这事,哪里那么容易。
魏武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